教育教学成果 1、国家特色专业建设: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(2009年) 功能材料专业(2011年) 2、“卓越工程师”教育培养计划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(2010年)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(2012年) 3、国家级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:“材料科学与工程”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:东华大学—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4、精品课程建设情况
5、教改项目建设
6、教育教学研究获奖情况
7、教材专著建设情况 优秀教材奖: [1] 沈新元主编,《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(第2版)》,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,2011年获得上海市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[2] 沈新元主编,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程》,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, 2011年上海市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国家及省部级规划教材 [1] 沈新元主编,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程(第2版)》,“十二五”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[2] 沈新元主编,《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(第3版)》普通高等教材“十二五”部委级规划教材. [3] 李光主编,《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》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部委级规划教材
8、教改论文 [1] 吉亚丽,沈新元. “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”的课程建设与实践,纺织服装教育,2017,32(1):46-48 [2] 夏于旻, 王燕萍, 王依民.高技术纤维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探析,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,37(12):23-25 [3] 吴文华,史同娜,施镇江,朱冰洁,罗伟强,杨伟,微型实验在材料加工中探索与实践,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5,34(1):48-51 [4] 吴文华,施镇江,朱娟娟,史同娜,谢卫民,智能管理系统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,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4,33(11):259-264 [5] 吴良,邹志宏,吴文华,陶然,沈雄威,基于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实验室绩效分析计算方法,实验技术与管理,2012,29(6):193-196 [6] 吴良,邹志宏,吴文华,陶然,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践,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2,31(5):169-172 [7] 戴蓉. 对大学生学习激励的再思考—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启示,思想教育研究,2011,(7):81-84 [8] 戴蓉,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多维度思考及方法,东华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,11(2):148-151 [9] 沈新元,朱美芳,邵惠丽,杨庆,王夏琴,王燕萍,陈文萍,吴文华,吉亚丽,杨革生,“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”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,纺织教育,2011,26(4):299-302 [10] 吴良,邹志宏,吴文华,毛志敏. 试论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模式与技术保障,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1,30(11):346-349 [119] 吴文华,杨庆,沈新元,王宏志,吴良,张朋勇.实验室管理系统下的实验室开放管理,实验技术与管理,2011,28(2):172-176 [12] 吴文华,沈新元,杨庆,戴蓉. 材料类专业实验分层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,实验技术与管理,2011,28(6):276-278 [13] 沈新元,马季玫,杨庆,吴文华. 产学合作搞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资格培训,纺织教育,2010,25(4):30-32 [14] 马季玫,沈新元. 综合性专业实验教学探讨,纺织教育,2010,25(2): 58-59 [15] 王依民,王燕萍. 高技术纤维课程教学与本科生培养的关系,中国校外教育2009,(08):113 [16] 沈新元,吴文华,张清华,朱美芳. 提高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认识与实践,科技资讯,2008,21(21): 207-208 |
86 21 67792362
clxy@dhu.edu.cn
Copyright©2021 松江校区 :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 201620, 延安路校区 : 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200051
沪ICP备05003365 沪举报中心 最后更新日期 :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webmaster@dhu.edu.cn